听新闻
放大镜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18-08-03 16:02:00  来源:

  “大道”“小康”的孔子思想今天依然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总结尧舜禹以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历史经验而设想的美好的大同理想,始见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过来就是,一日,孔子参加鲁国的祭祀,祭祀结束孔子从宗庙里走到楼台上游玩,不禁感叹。言偃在孔子身边,问孔子:“您在叹息什么?”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未能赶上,但仍然对它们心向往之。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人们讲诚信,和睦相处。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还要使老年人有善终,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收储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同时,人们也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卖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一来,就不会有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发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大同社会。”

  那么,从古至今,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志士仁人何以如此热情推崇和追求“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天下之为天下,乃是指包含所有人在内的人类整体。中国先秦诸子百家认为,天地之道是最博厚广大、公平无私的。正是基于此,他们才主张统治者只有效法天地之道,才能真正引领百姓走向太平大治。换言之,唯有天下为公,才能齐国平天下,反之,“私者,乱天下者也”。

  孔子学说认为,大同社会是中华始祖追求的最完美理想社会。但是尧舜禹之后,出现了家天下的客观事实。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战乱频仍乃至民不聊生,因此,孔子及其传人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设想。有学者认为,小康社会是较次一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更接近现实而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礼记·礼运》的记载,孔子是这样描述小康社会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善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不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古人关于小康社会的六个特点:一是家庭成为社会的细胞,一家一户以血缘为基础,以子女为纽带;二是每个人都努力劳动,将财货据为己有;三是制定礼法,作为纲纪,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醇厚,兄弟和睦,夫妻和谐,邻里相亲;四是尊重有勇有智的人建功立业;五是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六是从上到下都奉行礼法,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

  “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目标,虽然是儒家出于对上古三代时期充满历史想象力的重构而提出的,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用来审视、评判现实世界的理想社会蓝图和标本。因此,自两种社会标准提出之日起,两千多年来,仍在不断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热情和行动。

  进入新时代,“天下”与前人理解的有很大不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指的是“普天之下”,其基本主张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而今天我们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具有普世价值。当人类进入2000年的时刻,面对新故相推的世纪,全世界获得诺贝尔的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齐聚巴黎,签署了《巴黎宣言》,倡导用孔子大同社会理想、中和有矩的平和理论解决世界新课题。这与古代先贤的设想从文脉上讲真是一脉相承。

  所谓“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说的就是此理。一切都是为了回应人民的期待,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编辑:陈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