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2018-08-01 15:32:00  来源: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我真的要回延安了,接到赴延安学习采风的通知,我的心就有点激动,说不出为什么。

  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没觉着累就过去了。走出车站,一脚踏上延安的土地,我心里不由得流出那首歌:“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

  我不是第一次到延安吗?何来“回”呢?可我就觉得是回。我喜欢一首歌《战士歌唱毛主席》,那融入了陕北民歌旋律的曲调叫人过耳不忘:“延河流水光闪闪,战士饮马走河边……”我曾问过这首歌的作曲家徐锡宜先生,您创作这首歌时一定在延安吧?他的回答是:“我根本没到过延安。”没到过延安,却那么熟悉延安、热爱延安!我,也是这辈人、这些人中的一员啊!我把我的感受说给也是第一次来延安的《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苏文洋,他亦有同感。苏老深沉地说,简直有点匪夷所思,我们这次来延安,该找找为什么。

  由于时间紧,我们带着随身的行李就开始了“朝拜”之旅。在清凉山脚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在有着宽阔广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许许多多既熟悉又陌生的革命往事扑面而来。延安城不大,毛主席在延安十年三个月零五天住过的四个地方,除凤凰山没到外,杨家岭、王家坪、枣园三处革命圣地我们都走到了。尤其当我们登上宝塔山,面对镰刀斧头的旗帜举手重温入党誓词时,我的心很是不平静……

  傍晚,我们没能看到“夕阳辉映着山头的塔影”,因为绵绵细雨此时一阵阵急了起来。雨中入住杨家岭有着八层窑洞的石窑宾馆,十分惬意。晚饭后,几乎没有人休息,雨刚一歇,大家就纷纷走出住地,漫无目的地向四周散去。归来时收获自是五花八门,我们几位,除装了一袋袋延安的狗头枣外,更是抱回来一个硕大的陕北大西瓜。“这是毛主席当年吃过的瓜!”卖西瓜的老农说,我们都信。大家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想像着延安时期我们的领袖和人民一起吃西瓜的情景。其实,延安时期无疑是我们党最困难的时期,如果从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算起,延安时期长达十三年。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延安这十三年,是辉煌的、欣欣向荣的十三年,同时也是革命队伍乐观、向上的发展、巩固时期。人心向延安!如果当年我们的根据地只是一片苦海,没有希望,没有欢乐,怎么可能吸引着无数进步青年和志士仁人奔向这里呢?

  延安的大西瓜呱呱地甜!我不由想到,延安精神中的苦中有乐,就包括当年战士们开荒归来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吧。关键是领袖和人民一起吃的那个西瓜最甜!物质条件多艰苦,压不垮创建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因此,延安留下了《黄河大合唱》,留下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更留下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在枣园毛主席的故居前,一个小故事打动了我:战争稍有停歇,党中央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把第四版辟为文艺副刊。为此,毛主席亲自摆了两桌饭(称不上酒席),邀请了延安十六位名人:陈荒煤、江丰、张庚、柯仲平、范文澜、邓发、彭真、王震之、冯文彬、艾思奇、陈伯达、周扬、吕骥、蔡畅、董纯才、吴玉章,名字个个如雷贯耳。毛泽东拱手抱拳,拜托各位给《解放日报》副刊写稿、赐稿,场面热烈。难怪那个时期的延安产生了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延安之行不能不引发这样一个思考:毛主席为什么不回延安呢?

  毛泽东同志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毛泽东走时,已经能听到延安城外手榴弹炸响的声音了。傍晚时分,在二纵司令王震和周恩来的一再催促下,毛泽东步出窑洞,有些恋恋不舍地向暮色苍茫中的延安古城望了一眼,走了。从此再没有回来。

  一首陕甘宁边区的民歌唱道:“莲花生在水里头,毛主席在咱心里头;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忘了娘老子也忘不了你……”

  在毛泽东离开延安一直到1976年逝世的29年时间里,即使在文化桎梏的“文革”中,《黄河大合唱》的激情旋律、《翻身道情》的深情呼唤,毛泽东主席一定能听到,听到过延安人民对他的思念,听到过延安人民对他的呼唤,然而,毛泽东却一直没有再回过延安。前些日读到政论散文家梁衡的一篇佳作《假如毛泽东骑马走江河》,使我掩卷沉思良久,我不禁想:假如我们的领袖隔一段时间就能回延安一趟,望望宝塔山,饮饮延河水,念念战友情,拉拉老乡手,听听信天游……那么,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又会是怎样呢?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是革命者的母亲,延安是新中国的母亲,无论何时,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延安,不都是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吗?

  回延安,大有益。我的前辈,我的领导,我的同龄人,我的80后、90后的同志们,如果我们道同,那么,抽时间回趟延安吧!

  编辑:陈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