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可谓是一种曼妙的体验,一场心灵的旅行。畅游于书海中,我们在细嚼慢咽中惊叹作家们的才思敏捷。字里行间,或悲伤,或欢喜,或泣诉,或笑谈,无不触及人类的灵魂,深刻而又让人难以释怀。 在外求学时,读书成了温暖思乡情怀的一种连接。喜欢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那些老旧的瓦屋、院里的夹竹桃、静默的大山、欢唱的水、善良淳朴的人们,这些源于作者心中的点点滴滴,以清澈空灵般的叙述凸显美的力量,犹如山间微风徐徐中裹带着几缕清香,温润娴静,总能勾起孩提时那些温暖的记忆,滋养我们这些他乡游子的精神之乡。也断断续续地看了更多书籍,其中或者大胆聚焦社会,深入人间百态;或者高瞻远瞩,让人在历史长河中感受他们厚实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生理念;或者返璞归真,以诗意的笔触诉说对生命、对社会的思索。 毕业后,辗转来到荔城区检察院工作,有幸加入院里的知者读书社。在这里,遇见了桑德尔的《公正:该如何是好》。坦白说,初读这本书,许是外文翻译缘故,觉得稍显晦涩难懂。然而,再深读下去时,却已不自觉爱上它了。对于公正这样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桑德尔没有机械地进行探讨分析,而是选择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引领我们挖掘蕴含于生活中的哲理。阅读时,少了其他理论书籍的枯燥和乏味,反倒多了几分思辨的乐趣。其实,这本书让人欢喜的,远不止于此。在每个故事后,进行不断地追问和分析。在追问和分析中,各种有关公正的学说和理论不断地被建构,又不断被解构。在建构和解构中,以培养德行和推崇共同善的理论已呼之欲出。如此复杂的话题,作者却能思辨地透析生活现象,直指问题本质,让人赞叹不已。 生活姿态万千,平静之中也有波澜起伏。读书,让我们邂逅清风明月,也让我们遇见大浪淘沙。拿起书来,让时光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一起闲读流年岁月,在读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世界,不负好春,不负芳华。 |